河北金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欢迎您!
河北金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
0316-5216752
新闻资讯/NEWS
您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税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

发布时间:2025-07-29 15:48:42

 7月28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。 

 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经济平稳增长,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,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%左右,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财力基础将不断夯实;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.5万亿元,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,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、向新。 

  制造业发展量稳质升,创新动能增势较好 

  “十四五”时期,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,既为经营主体和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税红利,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。 

  据统计,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,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.9万亿元,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.5万亿元,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。从政策导向看,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,新增减税降费3.6万亿元,占比达36.7%;从受益主体看,在各类经济主体中,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,新增减税降费7.2万亿元,占比达72.9%;在各类规模企业中,中小微企业共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.3万亿元,占比达64%。 

  在税费优惠和其他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下,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。 

  制造业发展量稳质升。发票数据显示,2021—2024年,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保持在29%左右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。特别是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稳步推进,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.6%和10.4%,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.9%和11.9%。 

  创新动能增势较好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税收支持政策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化、力度不断加大,其中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.32万亿元、享受户数61.5万户,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.5%和16.7%。 

  民营经济稳步壮大。发票数据显示,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.9%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71.7%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—2024年销售收入,年均分别增长24.1%和50.1%,展现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。 

 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绿色税制建设不断完善。2021年至今年6月,环境保护税、资源税等专门的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.5万亿元;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.5万亿元。通过这“有增有减”的调节,绿色税制的政策不断优化,优惠更加精准,管理持续创新。 

  个人所得税制度不断完善,促进公平分配、民生改善、提升全社会税法遵从意识 

  “十四五”以来,税务部门认真落实新个人所得税法,持续改进征管和服务,不断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促进公平分配、民生改善和提升全社会税法遵从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 

  在促进公平分配方面,从2021—2024年度个税申报数据看,年收入居前10%的群体,缴纳的个税占比约九成;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,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。 

 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表示,我国个税扣除项目从国际上看是相对较多的,既有俗称“起征点”的基本减除费用,又有“三险一金”专项扣除,还有子女教育、赡养老人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,以及商业健康险、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,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民生支出。 

  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聚焦减轻居民的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,不断完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,既增加扣除项目“扩围”,又提高扣除标准“加力”,以新个税优惠的“温度”传递国家改善民生的“力度”。以今年刚结束的个税汇算为例,全国有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,其中,30—55岁的中青年是主要受益人群,人数占比超八成,享受减税金额占比超九成。 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还出台或延续了一系列个税优惠政策,其中,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、400元以下汇算补税豁免等受众面广的优惠政策,减免个税5800亿元,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,已退还个税111亿元等,有效减轻了这部分人员税收负担。 

  从今年刚结束的个税汇算看,有超1亿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,还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。这一退一补中,体现了我国新个税制度带来的法治规范和公平正义。 

  建设智慧税务,着力提供更加省心省力省时的办税缴费体验 

  办税缴费便利度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,也是反映我国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税务部门连年开展“便民办税春风行动”,着力提供更加省心省力省时的办税缴费体验。 

  如今,办税“跑马路”少了,“走网路”多了,办税服务厅里排长队基本成为历史;发票“纸质票”少了,“电子票”多了,纳税人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领票开票寄票基本成为历史;报表“手工填”少了,“自动填”多了,企业抱着厚厚的资料去税务机关现场申报办税基本成为历史。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税收营商环境的改善,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缩影。 

  建设智慧税务是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》中明确的重点任务,并且纳入了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。 

  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荣海楼表示,建设智慧税务旨在便利办税缴费,实现各项税费业务的高效能办理,最终目的是服务发展大局,助力国家经济社会的高效能治理。以数电发票为例,截至今年6月底,全国已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,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票金额的比重超过90%。通过对发票这一重要商事凭证的全面数字化重构,不仅让纳税人用票更便利,而且提高了“开票—结算—回款”的财务周转效率,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。 (本报记者 王 观)